热泵烘干机机组常见故障分析
热泵干燥具有热效率高、节能、干燥温度低、干燥物的品质好和卫生等特点,尤其适合于营养丰富、含水率高和热敏性的蔬菜及鱼类物料的干燥。但目前使用的热泵装置主要为闭式(又称箱式)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干燥中后期,干燥速度慢,干燥时间长;2、间歇工作,干燥机械**,干燥规模小;3、变温运行较为困难。热泵干燥具有良好的除湿与节能效果,如何在农副产品的干燥加工中发挥热泵干燥的优势,克服现存的问题,这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措施。
措施一:高温热泵的开发
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热泵干燥装置是低温热泵干燥装置,它使用的制冷剂主要为R22和R134a在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一般不大于65℃。开发提供干燥温度达100℃以上的高温热泵是生产所必需的。
二氧化碳(R744)作为**的环保型制冷剂具有*特的优点,一些欧洲国家、日本和美国等国对CO2热泵热水器系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CO2跨临界循环的热泵热水器已出现在市场。采用传统制冷剂的热泵热水器所提供的热水温度一般小于55℃,而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热泵热水器可以提供90℃的高温热水,隧道式干燥机设备,同时其COP值基本可以达到甚**于常规热泵的COP值。因此,开发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热泵干燥机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并且能够实现高温干燥的要求。
措施二:干燥工艺的研究
合理的干燥工艺可以实现高i效与节能。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将干燥系统和物料内部传热传质机理分开研究,缺少系统化研究。为了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农副产品的加工,必须研究不同农副产品与热泵相适应的干燥工艺,这需研究干燥物料的质量指标以及质量指标随温度含水量和干燥时间等的变化关系,为物料的较i佳热泵干燥工艺的确定提供依据。
措施三:**热泵的开发
农副产品的种类较多,真空干燥机厂,但不同的产品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通过对干燥工艺的研究,可以针对某类或某种产品开发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优势明显的**热泵产品。
措施四:采用联合干燥、提高干燥速度
热泵干燥在低温干燥中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可以将热泵与其它干燥方法相结合。在物料的初始干燥中采用热泵,充分发挥热泵在低温干燥中除湿快又节能的特点,而在物料的中后期干燥中选用其它的干燥方式,从而在物料的整个干燥过程中缩短了干燥时间,达到高i效节能的目的。
看完这篇就知道烘干机该如何选型了
1.设备规格
烘干机型号大小的配置,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烘干机的生产率和降水幅度这两个重要指标的要求来综合分析确定。如要求是3000t含水率为26%的玉米,环境温度平均为-5℃时,玉米可存放15天左右,每天工作20h,干燥机,30天烘完降至14%的安全水份,可选用处理量为5t/h的小型、干燥能力较大的烘干机(折算到每小时降5%个水时,其干燥能力为12吨.水/小时)。若粮食集中的产区,烘干季节内粮食处理量大,就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型高温、高i效、快速烘干机。
2.生产能力
烘干机的配备宜大不宜小,因为多数情况下在收获季节遇上雨季时,才需要发挥烘干机的作用,烘干量大,生产率小不能解决问题。国家及地方的储备库,粮食集中的产区应建大、中型烘干机。固定式烘干机的服务半径宜小不宜大,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成本,提高i效益。移动式烘干机可用于农村产粮不集中地区和南方小产粮区,生产率一般为2~5t/h为宜,过小,不受用户欢迎,较i好一机多用,不但适用于粮与粮种,还适用于一些经济作物,该服务半径应大些,才能发挥移动式烘干机的作用。
3.热源
选择烘干机时必需考虑当地的能源资源,以做到合理利用,降低成本。如有煤矿的粮食产区,热源以用煤、无烟煤或焦炭为宜,其价格经济,但燃煤热风炉一次性投资大。有油田和天然气的粮食产区,可用轻柴油、重油或天然气及丙烷等作为热风炉燃料,这类燃料使用成本高,但热风炉一次性投资小。**种子烘干机应用燃油或天然气的热风炉为宜,因为它的风温稳定,易控制,能够保证烘干种子发芽率。
4.环境条件
由于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不同,以及南北方烘干时的温度差异等因素,必需考虑烘干效果和作业成本。如沿海地区尽可能避免在低温潮湿的天气里烘干谷物,否则脱水效果差、生产率低、烘干成本高。北方地区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0℃以下烘干作业,外界温度越低,所需的单位热耗相对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在北方0℃以下作业的烘干机外壁及热风管道应加保温层,以减少热量损失。
5.附属设备
烘干机要完成好烘干作业,必需配备一些附属设备。连续式烘干机在储粮段应设上下料位器(或溢流管等),流程中的暂存仓应设满仓料位器,提升机应有自动停机及堵塞报警装置等。电机应设有过载保护装置,并能实现手动和自动连锁控制。排粮机构应能实现调速或无级变速。温控仪表应能显示热风温度及各段粮温,并能高温报警。为测试粮食的含水率,应配备快速水份测试仪。
干燥机选型基础知识
1.物料原始形状颗粒、粉末、微粒、淤泥、晶体、液体、膏状、悬浮液、溶液、连续的薄片、厚板、不规则物料(小或大)、黏稠或块状等。
2.平均产量连续操作投料量或成品、间歇操作投料量或成品及其调节范围等。
3.成品颗粒状况平均粒径、粒度分布、粒子密度、体积密度、复水性等。
4.物料进、出口含水率干基、湿基。
5.物料性质化学、生化、微生物活度、热敏性(熔点、玻璃化温度)、吸湿等温线(平衡含水率)等。
6.干燥时间干燥曲线、操作参数的影响。
7.加热器形式接触方式(直接式、间接式)。
8.燃料选择蒸汽、煤、电、油、燃气。
9.干燥辅助设备风机、干法除尘器、湿法除尘器、加料器、出料器、成品冷却及输送装置等。
10.特殊要求构成材料、腐蚀性、毒性、非亲水溶液、易燃易爆的极限、着火点、色泽、结构、香味要求。
11.干燥系统干燥设备及附属设备的占地面积。